2025年11月1日,河南君志合律师事务所金融与保险业务委员会在律所举办了“金融及保险纠纷实务案例研讨”论坛。参会律师围绕五大实务痛点展开了激烈讨论。

一、探析支付令:高效背后的风险与局限
与会律师首先就督促程序中的“支付令”申请流程进行了梳理。讨论不仅涵盖了支付令便捷、高效的特点,更重点分析了其在债务人异议、适用范围(如法律关系不明确、债务已过诉讼时效等情形)以及执行力等方面的固有局限。
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期限届满的权利效力之争
针对实践中常见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期限届满未办理展期这一棘手问题,结合《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激烈探讨。核心焦点在于,质押权在登记期限届满后是否必然消灭?此议题的厘清,对于金融机构完善贷后管理与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适当性义务:厘清银行代销与自营产品的责任边界
在“卖者尽责”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银行代销金融产品与销售自营产品所承担的适当性义务成为讨论热点。与会专家深入辨析了二者在义务来源、审查标准、责任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上的异同。
四、不良资产处置:复杂交易结构下的税费考量
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税费问题直接关系到交易成本与最终收益,实务中常因规则复杂而引发争议。论坛对此环节的讨论涵盖了资产收购、持有、转让等多个阶段可能涉及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核心税种。委员们分享了在结构化交易、以物抵债、债转股等特殊处置方式中的税务筹划经验与争议解决思路,强调了在项目初期进行周密税务尽职调查与规划的必要性。
五、保险审判前沿:洞察司法新趋势以指引业务合规
最后,论坛聚焦于保险法律领域的最新审判动态。参会人员分享了近期在互联网保险、人身险新型纠纷、责任险以及损失原因认定、免责条款效力等领域的代表性案例和裁判观点。

在总结环节,党支部副书记黄彬律师指出,本次论坛聚焦金融保险纠纷实务痛点,内容贴合行业需求与审判前沿,有效提升了律师专业服务能力。管委会主任孙会东律师表示,后续律所将坚持开展此类专业研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律师们精准把握法律适用要点。
本次研讨紧扣实务脉搏,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关键法律问题的理解,更凝聚了共识,为我们下一步为客户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法律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